周邊會明顯變暗,可以改善嗎?今天我們來看下這個參數——相對照度。
照度的定義:物體或被照面上被光源照射所呈現的光亮程度稱為照度。
相對照度指的是視野邊緣位置的亮度和中心位置亮度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是表征由進入鏡頭的一部分光線被攔掉或減少而造成的光學現象的參數。在光學設計中,相對照度曲線可以直觀的看到視野中各個位置相對于中心的亮度。
視野邊緣的亮度會按照一個比例降低,它和視場角的余弦四次方相關。
與鏡頭光軸平行的入射光,聚集在畫面中心部分成像,假設它的照度為,與光軸不平行的斜光線,與光軸成任意角θ入射,這時的像面照度為,則有下列關系:
這個公式也就解釋了,為什么一些短焦距的FA鏡頭,邊緣亮度會降低明顯,因為短焦距鏡頭的視場角通常很大,按照以下公式,也就不難理解,即使沒有其他任何因素的影響,邊緣也會變暗很多。
部分光線的邊緣被鏡筒或鏡片邊緣攔掉,導致相機邊緣接收到的光能減少,這個現象稱為漸暈。下面的動態圖形象演示了漸暈的形成。
實際的鏡頭中,由于有像差的存在,我們有時候需要人為攔掉部分對成像有害的邊緣光線,這樣會提高像質,但也會加重漸暈,從而也會使得相對照度變低。
當鏡頭的像圈小于芯片對角線尺寸時,視野的邊緣自然就會變暗甚至變黑,這一點,可以回復“像圈”查看之前介紹鏡頭像圈的文章。此時到了邊緣的相對照度就會變成0%。
圖中1處:不同顏色的取消代表是不同光圈下的相對照度
圖中2處:表示橫坐標代表鏡頭的不同像高(采用的為半像高模式,最中心為0)
圖中3處:表示縱坐標代表相對照度的數值
圖中4處:這個鏡頭的名字或者圖紙名稱
圖中6處:鏡頭照度曲線在什么波段下測試的
例:
圖中5處:67-714,16mm鏡頭F1.6光圈在860nm-900nm的光線的波段下測量的,半像高3.5mm左右對比中心的相對照度為78%左右